首页 > 双龙概况 > 历史文化

徐霞客与金华北山三洞

来源:金华双龙  更新时间:2011-03-23

明崇祯九年(1636年),年已五十开外的徐霞客经过精心准备开始了“万里遐征”。他从江阴故里出发,途径浙江、江西、湖南,穿越广西、贵州,最后抵达云南。这是他一身中时间最长,困难最多,成就最大,也是最后一次出游。
        也就是在这一次出游中,徐霞客来到金华,游历和考察了闻名遐迩的北山三洞。在《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》中,金华北山之行的记载尤为详实,洋洋洒洒4000余字占了《浙游日记》一半左右的篇幅,从中也足见北山三洞在徐霞客地理考察中的重要份量。
        翻开《浙游日记》,可以发现在此前的行程中,多为观光游览描述性的文字,这次“万里遐征”真正的地理考察金华北山算得上是第一站,而且北山三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,徐霞客耳闻已久,正好趁此出游途径得了心愿。这是徐霞客对金华北山考察不惜笔墨的重要原因。
   (一)
        这年十月初八,徐霞客从兰溪经水路抵达金华。金华北山双龙、冰壶、朝真三洞以幽、险、奇著称,被誉为道教第三十六洞天,名闻遐迩。在兰溪时他就注意到,“盖金华之山,横峙东西,郡城在其阳,浦江在其北,西垂尽处,则为兰溪。”又说,“婺水东南从永康经郡之南门,而西北抵兰溪,与衢江合。”人在船行中,远远望见北山“突兀天表,若负展然,而背之东南行”。
        很显然,徐霞客是以一位地理学家的眼光来审视金华山水的。正如清代学者潘耒在《徐霞客游记序》中所说的霞客游山是“先审视山脉如何来去,水脉如何分合,既得大势,然后一丘一壑,之搜节讨”。霞客于金华山水方位、走向,份合把握准确,语言简练,概括而生动,这为接下来的考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        初九日一大早,夜宿金华的徐霞客出城西北行,从罗店望芙蓉峰而趋,到智者寺(今已毁)。在寺中霞客观赏了现今尚存,由陆游手书的《重建智者寺碑》,爱不释手,但“因恨无拓工,不能得一通而快”。再经清景庵,上杨家山,下午至“石垒垒蹲伏平莽中”的黄初平叱石成羊处,后由鹿田寺北上,登上北山顶。途中所见“两峰横夹,涧出其中,峰石皆片片排空赴涧,形若鸡冠怒起,溪流奔跃其下。”摹 形状物,笔触生动。
        登巅而望,徐霞客还根据自己的观察思考对北山分脉,水流作了系统地概括。他在《浙游日记》中写道,“西玉壶之水,南下者由棋盘石而潜溢于三洞,北下者从里水源而出兰溪之北;东西壶之水,南下者由赤松宫而出金华,东下者出义乌,北下者出浦江,盖亦一郡分流之脊云。”可见,他的游历主要是考察山形地貌,探求真知,而不同于一般骚人墨客的游山玩水。
        此时此刻,面对夕阳西坠,一碧如洗的美景,霞客与一同登巅的静闻也不禁陶醉了,“余辈独蹑万山之巅,径穷路绝,迥然尘界之表,不   霄壤矣。”他还感慨道:“虽山精怪兽群而狎我,亦不足为惧,而况寂然不动,与太岁同游也耶!”
        第二天,徐霞客登岭逾峰至朝真洞,换了新的方位和角度,他又再次对北山的山形地貌作了仔细观察。徐霞客凭借长期的经验得出结论,“盖北山自玉壶西来,中支至此而尽,后复生一支,西走兰溪。后支之层分而南者,一环而为龙洞坞,再环而为讲堂坞,三环而为玲珑岩坞,而金华之界,于是乎尽。”“中支既尽,南下之脉复再起而为白望山,东与杨家山骈列于山之前,而为鹿田门户者也。”
        像徐霞客这样对北山的走向分合观察之周详,把握之准确,归纳之简扼,恐怕连现在许多生活在北山的人也自叹不如。
     (二)
        徐霞客在地理学上的突出成就之一就是对岩溶地貌的研究。在他一身中最重要,成就最大的这次“万里遐征”中,对岩溶地貌的研究可以说就是从北山三洞开始的。
        溶洞景观是金华北山自然景观的主要特色之一。现代科学探明,在北山南坡中部分布着一条长达20余公里,宽约1公里的带状石灰岩层。在地下水的侵蚀下,亿万年来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50多个地下溶洞。北山的岩溶景观十分奇特,以双龙、冰壶、朝真三洞为代表。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,像东部沿海地区有这样规模的分布还是很罕见的,具有较高的科学和旅游观光价值。
        初十日,徐霞客由夜宿的鹿田寺携炬往西北登岭,但见“洞门在高峰之上,西向穹然,下临深壑”,这便是三洞中位置最高的朝真洞。进入高大的洞厅,“忽有光一缕,自天而下。盖洞顶高盘千丈,石隙一规,下逗天光,宛如半月,幽暗中得之,不        明珠宝炬矣。”丰富的想象,贴切的比喻,为朝真洞籍以闻名的“一线天”景点增色不少。
        出洞南下折西北至冰壶洞。当时的冰壶洞漆黑不见其底,徐霞客便“攀隙倚空”而入。他“秉炬”观察到“洞之中央,一瀑从空下坠,冰花玉屑,从黑暗处耀成洁采,水坠石中,复不知从何流去。”凡是到过冰壶洞的人,恐怕都会赞叹他观察得仔细和状物的贴切。徐霞客还注意到冰壶洞瀑渗至地下,不见踪迹的奇观。
        再往下里许至双龙洞,但见“轩旷宏爽,如广厦高穹,阊闾四启”。当时游双龙内洞远非今日游人卧船入洞那么轻松。徐霞客俯视流水去处,“只见低覆仅余尺五,正如洞庭左衽之墟,须帖地而入,第彼下以土,此下以水为异耳。”为探得胜景,霞客便借一浴盆,解衣置盆中,伏盆而入,“进隘五六丈,    穹然高广……石乳下垂,色润形幻,若琼柱宝幢,横列洞中。”好一个多姿多采的钟乳石世界,正是双龙典型的岩溶地貌。
        游罢三洞,徐霞客下了这样的结论:“朝真以一隙天光为奇,冰壶以万斛珠玑为异,双龙水陆兼奇,幽明凑异者矣。”准确地提示了北山三洞幽、险、奇三大特色。
        他还观人之所未观,想人之所未想,“所谓三洞也,洞门俱西向,层累而下,各去里许……而洞中之水,实层注焉。”今天的探测结果已经证明,北山洞中有洞,洞洞相连,双龙洞之水有一股即来自于冰壶洞瀑。而徐霞客在三百多年前就凭借自己的观察得出同样的结论,不能不令人为之折服。
        惊人的毅力,寻求科学真理的坚强信念和踏实的科学作风,始终是徐霞客一生的不懈追求。他在金华北山取得的科考成果,正是与他这种不畏艰难,追求真理的精神所分不开的。正如王安石在《游褒禅山记》中所说的,“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非有志者,不能至也。”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服务条款 | 订购流程 | 帮助中心

主办单位:金华双龙旅游发展总公司 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金华八婺网络有限公司
联系地址:金华市双龙风景区  电话:(0579)82343576 83202095
Copyright © 2011 ShuangLongDong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