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景区新闻

重走霞客路:讲堂洞,琅琅书声今安在?

更新时间:2015-11-23

    “金华三洞”游完,已经到了中午,潘老妇人做了饭,早已等候多时。饱览了金华山的美景,吃上一顿山里的 ,好不快哉!

    从进金华城,到上金华山,这一路上,运气不错的徐霞客总能遇到淳朴、善良的金华人,这回的潘老妇人也是其中一个。

 

    源于金华好人的感动,经历了一次又一次,感激之情无以复加。为了感谢老人,于是,徐霞客把自己随身携带的那一把杭州伞,都送给了潘老妇人。要知道,长路漫漫,要经历多少风吹雨打,一把伞,对于驴友来说,是何等珍贵之物。这说明,他有多么感激眼前这位老人,一个雪中送炭般的浴盆,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,一来得以进洞探险,二来得以填饱肚子。对于一个出门在外的旅行者来说,这一路,也许没有比这更让人暖心的事了。

    沧海桑田,潘姥老宅已无从可考,走进这个小山村,村子不大,依稀可见几栋破败的老屋。更多的,则是一栋栋装修考究的别墅。过去炊烟袅袅的景象,一去不复返。

    向西翻越一座山岭。岭西面又形成一个山坞,从山坞北面进去,仍折往东走,这时离开双龙洞约有五里远了。又上山半里来到讲堂洞。

    讲堂洞在九龙村东的紫微山紫微岩上,洞名因南朝梁代学者、文学家、教育家刘峻(刘孝标)隐居讲学而得名。可以说,这里就是金华最早的书院,它比“南宋四大书院”之一的丽泽书院要早600多年。 讲堂洞也有两门,洞口高爽,洞内敞亮,这是一个可以住人的洞。

    刘孝标何许人也?他是南朝梁代学者,今山东淄博人。曾任典校秘书、荆州户曹参军。南朝天监八年( 509年),弃官隐居讲堂洞著书讲学,“吴、会人氏多从之”。弟子盛时数百,历时 12年,于 60岁卒于洞中,为金华教育史上之先躯。其讲学之讲堂洞,可视为金华最早的学校。洞中有“天在山中”四字石刻,据说系刘孝标所题。

    如今的讲堂洞,几乎无人问津。而在徐霞客眼中,给金华八洞排个序,讲堂洞排在第三位。站在讲堂洞里,空旷寂寥,洞体完整,不复当年的朗朗书声。这与徐霞客所见,几乎没有什么分别,这一处废弃的课堂,只有几个神明的祭台,依然在此孤独地坚守。洞中供白衣娘娘,为九龙村及其周围宗教朝拜场所。

    市社科联秘书长方增吉说,讲堂洞之美虽不如双龙洞、朝真洞,但其文化意义意远超它们,因为刘孝标借助它,把儒家思想传播到了八婺大地,为之后金华小邹鲁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,也正是有了刘孝标、讲堂洞,金华山才真正成为集儒、道、释为一体的江南文化名山。

    洞口上方,刻着“白衣洞”三个字。难道不该是讲堂洞吗?黄大仙研究会专家马骏说,这是一次乌龙事件。清代有一个金华知府,名叫玉柱,慕名讲堂洞附近的白衣洞,特地题了字,命人上山刻在洞口,官差上山来寻,谁料此洞早已坍塌,见了讲堂洞,以为就是白衣洞。造就了这一段流传至今的乌龙。 山坞中的村,正是九龙村,九龙村自宋代始,便以开采石灰石烧石灰为生计。现如今,仍然要依赖为水泥厂开采原料,年复一年,在村西,一片巨大的石灰石采石场赫然醒目。当年秋季可能遭遇干旱,故“涸而无底流”。但石灰岩区地下水丰富,九龙村以北植被茂密,地下水虽遇干旱而不绝,村民“俱登山汲水于讲堂之上”。徐霞客匆匆路过此村,却已洞悉九龙村300多年的景况,一眼数百年。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服务条款 | 订购流程 | 帮助中心

主办单位:金华双龙旅游发展总公司 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金华八婺网络有限公司
联系地址:金华市双龙风景区  电话:(0579)82343576 83202095
Copyright © 2011 ShuangLongDong All Rights Reserved.